产品工作原理与控制-格力C系列离心式冷水机组技术手册
产品工作原理与控制 6.1 工作原理 6.1.1 系统流程图
6.1.2 系统流程图说明 制冷循环 离心式冷水机组属于蒸气式压缩制冷,其制冷原理是通过压缩机对制冷剂蒸气施加能量,使 其压力、温度提高,然后通过冷凝、节流过程,使之变为低压,低温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内蒸发 为蒸汽,同时从周围环境(载冷剂,如冷水中)获取热量使载冷剂温度降低,从而达到制冷的目 的。由此可见,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包括压缩、冷凝、节流、蒸发等四个必不可少的过程。其原 理分述如下: 压缩过程: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蒸汽被离心压缩机吸入后,原动机(一般为电动机)通过压缩 机叶轮对其施加能量,使制冷剂蒸汽的压力提高并进入冷凝器;与此同时,制冷剂蒸汽的温度在 压缩终了时也相应提高。
冷凝过程:由压缩机来的高压、高温制冷剂蒸汽,在冷凝器中通过管内的冷却水放出热量, 温度有所下降,同时在饱和压力(冷凝温度所对应的冷凝压力)下,冷凝成为液体。这时,冷却 水因从制冷剂蒸汽中摄取了热量,其温度有所升高。冷却水的温度与冷凝温度(冷凝压力)直接 有关。 节流过程:由冷凝器底部来的高温、高压制冷剂液体,流经节流装置时,发生减压膨胀,压 力、温度都降低,变为低压、低温液体进入蒸发器中。 蒸发过程:低压、低温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内从载冷剂(如冷水)中摄取热量后蒸发为气体, 同时使载冷剂的温度降低,从而实现制冷,蒸发器内的制冷剂蒸汽又被压缩机吸入进行压缩,重 复上述压缩、冷凝、节流、蒸发过程。如此周而复始,达到连续制冷的目的。 制冷量正比于压缩机的吸入流量。为此,在离心压缩机进口装有可调导叶调节机构,用它来 控制压缩机的吸入流量,亦可控制制冷剂的蒸发量,从而实现制冷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无级调节。
润滑油系统 润滑油系统供给主电动机、压缩机各轴承及增速箱齿轮润滑所必须的润滑油。
油箱内的润滑油被内置油泵加压后进入油冷却器,润滑油在这里被冷却至一定的温度(35 ℃~50℃)后,通过油过滤器,然后供给各个轴承。为尽可能减少润滑油泄入主电动机继而进入 蒸发器内,在电机轴两端的轴承内侧均装有梳齿密封,并通入从压缩机蜗壳来的高压气体封油。
主动电机及油冷却器的冷却 主电动机和油冷却器均利用液态制冷剂的汽化潜热冷却。这些液态制冷剂从冷凝器底部引 来,利用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压力差,将其引入主电动机和油冷却器的内部,摄取电动机发热 和润滑油的热量使电机和润滑油冷却,而液态制冷剂汽化后的气体进入蒸发器里。 回油系统 回油系统将混入制冷剂中的润滑油分离,以提高制冷剂的纯度,并将分离后的润滑油送回油 箱. 在制冷机组的运行中,少量的润滑油从压缩机的轴承、齿轮箱混入压缩机的制冷剂气体中, 随制冷剂气体液化后溶解于冷凝液,最后流入蒸发器;另一方面,在主电动机两轴承处,润滑油 也有可能进入电动机内腔,然后随同冷却电机后的制冷剂气体从电机回气管进入蒸发器。所有从 以上两种渠道进入蒸发器的润滑油由于不蒸发,蒸发器中的润滑油将越来越多,同时,油箱中的 润滑油将越来越少。 由于润滑油比液体制冷剂轻,在蒸发器中润滑油浮在液体制冷剂的上部。因此,冷媒提纯装 置取自从蒸发器液面来的低温混合液,通过从冷凝器来的高温制冷剂热源加热,使混合液中的制 冷剂蒸发,回到压缩机进气口去。不会蒸发的润滑油则回到油箱,从而达到了分离、提纯的目的。